守著埤塘的老兵
【作者速寫】劉先昌,上海市人,出生桃園空軍眷村。政戰學校二十三期影劇系,曾任陸光國劇隊隊長。
民國六十年七月間的一個下午,眷村對面來了一輛卡車,搬運工人卸下了幾十包魚飼料,堆在往埤塘的路邊。看守漁塘的兩位榮民伯伯,將一包包的魚飼料用板車推往池塘邊的庫房,空氣瀰漫魚飼料令人作嘔的味道。
正讀高中的我和弟弟,自告奮勇幫忙他們,將沉重的飼料搬上板車,老兵在前面拉,我們在後面推,來回幾趟終於搬完,也累得氣喘吁吁。榮民伯伯在路邊買了西瓜請我們吃,並且誇讚兄弟倆熱心相助。
在我記憶當中,空軍大華眷村旁的三口埤塘,就是地標。村裡的人會區分:這是建國四村大塘,那是二村大塘,另一口則是六村大塘。其中建國二村大塘最大,約有十五公頃。輔導會向水利會租下安置榮民,這口埤塘除灌溉之用,就是養殖魚蚌,以興民生之利。
桃園臺地因為河川短急,留不住水,對於農田灌溉是大問題。石門水庫尚未興建之前,各地農田用水完全靠埤塘。颱風來臨或雨季時蓄水,春耕時排洩供水。埤塘最多時曾達八千多個,所以有「千塘之鄉」之稱,飛機到達桃園上空俯瞰,埤塘遍布,蔚為奇景。
五○年代,政府對老兵有「就養、就醫、就業」政策,其中對青壯榮民,除安置開鑿東西橫貫公路外,也分配至桃園管理埤塘,利用其豐沛水量養殖草魚、鯉魚、吳郭魚、鯽魚等。另外也安置榮民在公立學校或國營事業當校工、警衛,他們秉持軍人的忠誠特質,視單位為家,讓主管對認真負責的退伍軍人讚譽有加。
埤塘旁建有一排約七、八間磚房,每間二坪,房高約一點八公尺。老兵們住在低矮磚房內,漁具則放置另外庫房;廚房及廁所有些簡陋,但是當時眷村生活條件也差。老兵自連隊退休,來到這僻靜之處養魚,注定與孤寂相伴,勞苦相依。但是他們沒有怨言,把人生第二份工作當任務一樣盡力完成。
看守魚塘的工作並不輕鬆,每日划竹筏到深水處餵魚、割草拋入水裡給魚吃,或撈出翻肚的死魚、縫補魚網及修理魚具;白天或晚上還要巡查偷釣魚或電魚的人,也難免與小偷衝突。由於照顧魚塘人力單薄,不若軍隊有組織,可以說要獨當一面,所幸眷村同袍也適時給予支援,老兵與眷村的情感,像朋友般和睦。
記憶中我沒看到榮民伯伯有什麼休閒活動,每周工作六天,休息一天。到了例假日,一人留守,另一人到桃園街上走走,添購所需用品。他們總是穿著白襯衫、深色長褲,皮帶紮得很緊,像穿著軍服一樣自律;腰桿挺直,精神奕奕,見到村中人相互打招呼。但是休假時多半仍是在村旁茶館裡,點一壺香片消磨一天,這就是他們的享受。
時代是有印記的,看守魚塘老兵的影子常在我腦海迴旋。當年看管魚塘被視為理所當然,卻很少人會想到老兵沒有親人相伴,總是在燈光最暗、蚊蟲最多的荒偏處守著崗位。時光荏苒,當蛛網般的溝圳建設完成,埤塘功能沒落了;大海捕撈技術日新月異,埤塘淡水魚也沒市場需求,回歸調節水量的功能。
到了八十年代,老兵逐漸凋零,漁塘停止看管工作,但是榮民在各行各業默默奉獻,迄今仍讓許多人懷念。
(點閱次數:847)